TOP
關閉

台中理療師陳韻如中秋奔赴花蓮災區 加入「鏟子超人」志工行動助災民重建

  • 2025-10-06 18:54:00

【覞傳媒 公益中心/花蓮報導】

當多數人仍在享受中秋團圓時光,來自台中的 理療師陳韻如 卻選擇踏上前往花蓮的救援之路。她不帶光環,僅帶著真誠與行動力,投入花蓮光復鄉的災後重建,與上百名「鏟子超人」志工並肩作戰,用雙手與汗水讓災區重現希望的光。


民間志工自發協助,串聯「鏟子超人」接單系統

這場溫暖的行動起於網路志工平台——「馬鈦鞍鏟子超人志工群」。這是一個由民間自發成立的協調群組,負責統籌各地志工與物資調度。志工們透過群組即時回覆需求,確認任務、地點與物資,再透過貼有「小蜜蜂」標誌的接駁車或軍用卡車,前往指定災區協助搬運、清理與配送。

陳韻如理療師表示:「一開始我們先到火車站發放朋友手作的麵包,後來發現志工需求龐大,就立即加入接單群組,協助物資配送與支援。」

她與團隊接下的第一個任務,是從光復火車站領取便當後,送往偏遠村落的志工現場。完成後又立即接到新任務——從不同點運送水電材料到受災嚴重的區域。她說:「那時候道路泥濘、進出不易,我們幾乎是靠著人力一點一滴搬運。看到大家互相幫忙、分送物資,那份團結真的很感動。」

▲ 簡單的乾糧包含志工們滿滿的愛心 / 記者 陳韻如攝


災區實況艱困 但人心最堅韌

花蓮光復鄉的主要街區目前已大致清理完畢,但仍有多處偏遠地區因泥石流阻隔,需重機具開路後,志工才能進入進行細部清理。

陳韻如指出:「有些地方還是無法徒步進入,只能靠挖土機與卡車開路。志工們常常頂著大太陽工作,一趟來回就是好幾個小時。即使滿身泥巴,大家仍不喊苦,只希望能讓居民早點回歸正常生活。」

她也提醒有意前往幫忙的志工,「若早上八點前抵達光復火車站,前人留下的鏟子與雨鞋還能借用;但若時間晚了,最好自行攜帶工具與食物,以免耗費等待時間。」

▲ 光復火車站前的物資集中點 / 記者 陳韻如 攝


公益不分身份 行動才是最有力量的語言

作為一名理療師,陳韻如平日為人修復身心,這次她用行動修復災區的希望。
她說:「很多人以為救災要有專業,其實只要願意動手、願意幫忙,就是最重要的力量。哪怕只是發放麵包、遞一瓶水,都能給現場的人很大的安慰。」

她笑著回憶,中秋節假期,她幾乎都在搬運物資與清理現場中度過。「那不是放假,而是一種學習。災難中看見人性的光,也看見台灣最美的團結。」


一場從心出發的公益旅程

這場災後重建行動,是關於善與行動。陳韻如理療師說:「美不僅是外表的修復,更是心的力量。當每個人願意伸出援手,社會就會更柔軟、更堅強。」

隨著光復鄉的重建工作持續進行,仍有許多民間志工默默投入。這場「愛的行動」,沒有舞台、沒有掌聲,卻有著最真摯的力量。

▲ 感謝所有「鏟子超人」為光復的鄉親們,從全台灣各地前往,只為更快讓光復的鄉親們回歸正常的生活。 / 記者 陳韻如 攝


【延伸資訊】

想加入「鏟子超人」志工行動,請點擊連結加入下面群組:
馬鈦鞍鏟子超人志工群(前進協調所)
小蜜蜂接單群

  • 您可能有興趣